核心提示:1929年康克清17岁,还是一个参加红军不到一年的女战士,朱德43岁,两人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从恋爱到结婚闪电结合。
凤凰卫视3月12日《皇牌大放送》,以下为文字实录:
许戈辉:纵观朱德的感情生活如果说陈玉贞给了朱德一个温馨的家,贺芝华给了朱德不愿提及的伤痛,伍若兰给了朱德一段红色浪漫的因缘,那么康克清就是那个与朱德相濡以沫不离不弃的伴侣,这样一对相差将近30岁的夫妻一同走过了47年的婚姻生活,从43岁开始朱德此后人生的每一刻都与康克清分享,直到他生命的尽头。
解说:朱德离开那一年康克清64岁,与朱老总共同度过47年光阴。1929年康克清17岁,还是一个参加红军不到一年的女战士,朱德43岁,两人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从恋爱到结婚闪电结合。结婚的时候康克清虽然年轻却深明大义,对于丈夫此前婚姻理解包容,建国后她曾陪朱德前去看望留在老家的妻子,而朱德的一双子女也都称康克清为妈妈,但遗憾的是她未能和朱德育有自己的孩子。1951年朱德和康克清做了爷爷奶奶,第二年又做了外公外婆,此后朱德让老家的兄弟姐妹各家送一个孩子由他在北京养育,在中南海里朱德的一群孩子成了非常跳跃的一景。这是一段难得的天伦时光。时间进入上世纪六十年代对于中南海的老帅们来说这是一道难过的坎,女儿朱敏发现自从庐山会议回来,父亲再也没有过授衔时的激情,有时见他一个人独资孤坐在办公室,妈妈在旁边话多了他还嫌烦,会用拐杖头拼命跺地,他经常到中南海的花圃里一蹲就是半天,在那里朱德找到了自己精神的寄托。
许戈辉:庐山会议后的军委扩大会议上林彪说朱德一天总司令都没有当过,朱德笑着回答道那就请你批评好了,后来朱德对康克清谈到他当时的想法说,说我连一天总司令也没有当过,这没关系这对别人一点损害也没有,只是否定了我自己,文革时间朱德的扁担被改编成林彪的扁担,朱德听到以后说扁担可以先借他用几天,迟早还是要还的嘛。
解说:1967年2月,朱德搬到北京玉泉山居住,自从文化大革命开始他就经常住在这里,他对中南海的事情不深究,对会议桌以外的事情更不打听,尽管每年仍然坚持多次下基层,倾听群众声音,但朱德对中央内部核心机密却知之甚少。文化大革命小组成立后他似乎更加沉默寡言了,一天上午朱德突然接到康克清从中南海打来的电话,说大字报贴到了中南海里边,贴到了家门口,叫他赶快回去看看。在中南海红墙内外贴出了批判朱德黑司令的大字报,朱德不动声色只是安慰有些不知所措的妻子。门外的大字报还在不断更新,而房子里边的朱德却始终平静地生活和工作,早晨散步时同以往一样他会不动声色地拄着拐杖很认真地在怀仁堂附近看各种各样的大字报,有一天陈毅也出来看大字报,两位老帅一见面目光对视却谁也没开口,各自走开了。
1976年代6月25日,朱德因感冒住进了北京医院,四天前,他还接见了澳大利亚联邦总理马尔科姆·弗雷泽,但对于这位90岁的老人而言一场感冒也来势汹汹,7月初朱德报病危,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来看他,朱德握着李先念的手问道:“生产为什么不能抓?哪有社会主义不抓生产的道理?要抓好!”这次谈话之后朱德的身体状况更加虚弱,7月5日朱德已不能开口说话,此后他一直处于昏迷状态,直到第二天1976年7月6日下午3时1分朱德去世。三十年后,有媒体刊载学术文章,其中指出是朱德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思想,引用的是1965年12月的一段历史文献,朱德的原话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过去我们是学苏联的经验,现在我们要‘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
扫描屏幕下方的二维码关注凤凰卫视官方微信平台,更多精彩尽在凤凰私享会!
点击关注官方微博@凤凰私享会网,更多精彩内容实时掌握
《皇牌大放送》节目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首播时间:(周六)21:40-22:45
重播时间:(周日)06:30 15:50